[雅加达讯] 印尼监察使机构成员耶卡·亨德拉·法蒂卡指出,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根据中央统计局数据,他表示到2025年农业和食品领域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将达到11.8%,相当于每年约2000万亿印尼盾,2024年出口产品价值约470亿印尼盾。
“这一数据印证了食品工业作为经济增长基础支柱和实现印尼粮食安全保障先锋的作用,”耶卡于周二(9月30日)在雅加达举行的”通过数字化转型服务监管支持食品产业创新”社会化活动上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食品工业领域还吸纳了3800万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7%,为数百万农民、渔民和中小微企业提供生计来源。
随着2024年大米产量达到3110万吨,他表示印尼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将在全球粮食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耶卡解释说,从生产到分销至消费者的漫长食品价值链,为民生经济带来了显著乘数效应,每年加工食品交易额约达1300万亿印尼盾。
然而他继续指出,在这些成就背后存在着需要集体关注的严峻挑战。到202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7%的人口,将引发对快捷、安全且高营养加工食品需求的激增。
另一方面,若要维持并扩大出口份额,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ISO22000等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至关重要。
他补充说,联合国粮农组织2024年报告指出,由于安全标准实施不统一,约12%的印尼食品在出口市场仍面临被拒风险。
与此同时耶卡表示,在分销环节,效率低下问题仍在困扰农业部。据农业部报告,到2025年产后粮食损失将达到每年730万吨。
“这显然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威胁消费者层面的价格稳定,”他表示。
因此他认为,若没有技术手段介入,漫长而昂贵的分销链将持续削弱国家食品工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战略性解决方案。(ry)
Post Views: 12